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

【全球】丐幫四海皆不同

E.M.C.菁英管理委員會/編輯採訪組
聖約翰科技大學 電機系 陳瑞源/整理撰稿

  這是歷史最悠久職業,從古至今,從台灣望向國際,反應了國土風情,寫盡了階級差距。

乞丐沒人想做,乞討的事沒人想幹,但在他們身上流露一個國家的歷史、文化,因為他們從未遺失在時間的潮流。



乞丐各國風情差異大
●美國乞丐喜歡陳述乞討的理由。
●俄羅斯乞丐善於變裝法乞討。
●英國乞丐注意體面。
●泰國乞丐派動物出面乞討。
●墨西哥乞丐討總是快快樂樂的,就算沒有得到施捨還是高高興興的等待下一個 目標,如果得到施捨,還會做一些倒立的表演。
●澳大利亞乞丐會向不文明的人贈送白手帕,用輕快的小提琴曲把笑容帶給路人。
●法國乞丐總是一副溫和從容的模樣,可能跟國風有關,穿得比其他國家的乞丐都整潔,也很有禮貌。
●印度乞丐最具行動力。他們有些會打扮成印度教女神的模樣行乞,這樣的行為甚至受到鼓勵,結果可想而知,印度是世界上乞丐最多的國家。
●加拿大的乞丐具文學氣質,有個加拿大的乞丐把專業心得寫在《乞丐世界本色》一書之中,教導其他乞丐怎麼提高投資報酬率。

各地有關乞討的制度也大相逕庭
全球經濟衰退的同時,街上乞討的行為就變得更常見了,並引起許多的困擾,包括走動不便、破壞市容,更對觀光業和商業活動造成影響,似乎乞討的行為讓大眾越來越排斥。
有一些減少乞討的方法,像在巴爾的摩和丹佛這些地方,人們把零錢投進改造過的收費器裡,「轉移性施捨」的方式跳過前線,而這些捐款會交給街友慈善中心,這個方法也解決了人們對乞丐把錢拿去買醉、吸毒的刻板印象。

乞討的法律
●愛爾蘭
有一條新法律是特別針對暴力威脅、反覆在同一地點乞討或以兒童當晃子的乞丐。

●印度
汽車駕駛人若在紅綠燈口對乞丐施捨,可能會被罰款。

●美國
丹佛的「坐與躺」法令規定不可擋住人行道,警察會予以警告;社工則提供協助,逮捕是最後的手段。


不是每個乞丐都愁眉苦臉,有些路邊乞討的人仍舊苦中作樂,不管是哪一個國家、哪種打扮、哪種人,他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,一位芝加哥的街友擁護者,他說:「我不一定會施捨,但我一定會打招呼」,一個微笑一個輕快的問好,他們都能感受到。


資料來源
國家地理雜誌-2010-3期
人民網
http://travel.people.com.cn/BIG5/41634/41741/4604989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